追光语记 | 陈嘉喆:保持专注,无愧于心
编者按
“日拱一卒无有尽,功不唐捐终入海”,沉淀内心,专于科研,在浩瀚学海中寻得深耕方向;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,可以自全”,细致负责,取舍有度,在学生工作中传递责任;“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”,不拘一格,拥抱热爱,在数字人文领域领略别样风景。
不内卷、不内耗、不自欺自负、不自怨自艾,守住内心,忠于热爱。“追光语记”第六期,让我们一起走近2021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、2018级环境学院本科生陈嘉喆。
勤恳负责,不懈进取;
注重积累,厚积薄发;
追求纯粹,不忘初心;
热爱生活,探索自我。
资料卡片
陈嘉喆:环境学院2018级本科生,2021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,主修环境工程专业,辅修公共事业管理(环境与资源管理方向)第二专业,本科前三学年综合测评总成绩3.86,排名学院第二。
现任校学生文艺联盟理事会成员,曾任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、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宣传推广部副部长、院学生会采编部副部长;曾获校三好学生、优秀共青团员、优秀团学骨干、战“疫”先锋志愿者、学习优秀奖学金、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励。
充实自身,拓宽视野
公益菌:师兄在大学中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成绩,请问有什么经验或心得吗?
我把课堂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有趣的;第二类是“有用”的,当然,这里的“有用”是从短期和功利角度来讲的;第三类是有趣但看起来不那么“有用”的。
先说前两类。最好的当然是既有用同时又很有趣的课程,如此很容易把它学好;但是对于那些很硬核的、趣味性相对不高的课程,我觉得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找入手点。首先从老师的角度出发,你是否喜欢授课老师?其次是课程内容本身,你是否觉得这门课太枯燥了,没有兴趣学,导致成绩不太如意?利用管理学中的“全生命周期”原理,重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,能够弥补课堂上欠缺的部分。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方法,比如向师兄师姐请教经验:掌握这门课最重要的到底是多背、多做题还是多理解?是否需要借助课外视频帮助自己学习?
而针对有趣但可能“没用”的课程,也就是一些选修课,在这方面我比较有想法和感触。虽然它们相对来讲对我的专业没有太大的帮助,但一方面能拓宽我的视野,比如说我曾经选修的“清代宫廷史”,还有“大数据分析”“唐诗宋词导读”这类。再一方面,如果未来要转专业/行业,或许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多去了解一些其他的领域。此外,这也是我调节情绪、缓解压力的方法。
公益菌:师兄刚刚提到说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,但是就很多同学的自身经历来讲,一般都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这些,师兄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吗?
我认为需要给自己找到动力去克服这一问题。举个例子,我大一上有一门课是普通化学,课程时间很长,每节课都很挑战精力和耐力。课上我对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,只能通过课外自学才能做题。因为我课上没听懂,所以会有一种愧疚感,这又会反过来推动我去学习——可能是主观地想要去学好,也可能是其他客观的因素。或许对于我来说这种愧疚感也是我的一种动力吧。
敢于挑战,厚积薄发
公益菌:师兄的科研经历非常丰富,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?
大一下暑假,一方面想挑战自己,另一方面受到班主任的鼓励,我加入了班主任老师的课题组。到了大二时,老师就直接带着我看论文、做实验了。那一年我一直处于一个蛰伏的阶段,自己不断地在学习、摸索。大二下由于疫情居家,我开始考虑大创。一方面自己进组较早或许会有优势,另一方面也想看看自己的科研能力,我在家就开始写立项书。大三回来后我一直在做实验。那一年是一段自我摸索、团队协作和老师指导的过程。由于我已经有一定的基础,这个过程相对比较省力。虽然中途会出现各种挫折,但在团队共同努力和老师支持下,我们最终顺利完成了大创。
在大创还没有结束的时候,我们就把大创成果投到了一个期刊,并且在四月份的时候有幸参加了一个会议。关于这个会议,我觉得我很幸运能在一些学者面前报告一下我在做的科研实验。再到了六月,我的论文也投出来了。那段时间就像是大丰收,也可以说是顺其自然了。总的来说大二就是自己摸索、跟随老师引导;大三则是团队合作,共同研究。
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毕业设计也延续了大创的课题方向,所以我相当于在大学四年中做了一件时间相对比较长的事情,这让我觉得很有意义。
公益菌:对于学术科研方面,师兄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吗?
我认为要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能够推动我们去做事。其实对于科研不要太功利,不要以论文或者奖项为目的去做事。科研与社团、学工不太一样,它需要长时间投入,最终才可能有回报。这个过程可能有两三年,相对学工来说没有那么快得到回报,科研需要沉潜下来。
学生工作
细致负责,取舍有度
公益菌:师兄觉得学生工作给你带来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?
我觉得学业、科研,更多的是一个人在负责一件事。而学工带给我的是除舍友情、师生情、同窗情外,由于共同工作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情感。我从大二开始,一直到大四都在做宣传工作,这对于我来说会有一种和学习成绩好不太一样的成就感。大二是我自己在写稿子、排推送;大三、大四则是审稿子,以及做一些后台工作,角色转变的过程可以说也是一种责任传递的过程。
公益菌:针对学业、学工和科研三者,师兄觉得三者之间会存在冲突吗?
我觉得会有冲突。但进一步说,有冲突,也意味着有互相促进的地方。比如说,我觉得一直学理工科的知识有些单调,而学生工作起到了调和的作用。
冲突主要集中在我大二上的时候。我大一时成绩还不错;后来大二上选了工科,很多课程学得不是太好,成绩不是很好。这时学工和学习就会有冲突。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,学工也没有太影响我的成绩。虽然成绩有所下滑,保研时还是有焦虑,但是如果让我为了稍微提高一丁点成绩而完全放弃学工,我觉得对我来说其实并不太值得。我认为课业成绩的提升是一种边际效益递减的事情,所以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成绩的提升上可能不太值得,我更愿意花一些时间去追求一些自己认为更有意义的东西。这或许算是我比较“佛系”的价值观。相较于没日没夜地学习,我还是更倾向于适当的调节和放松。
忠于热爱,善于调衡
公益菌:师兄在大学期间有没有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呢,这种情况下是如何自我调节的呢?
总的来说有两个时段,一个是在大二上,专业学习不太顺利;另一个是在整个大三时期。即使是在这些特殊阶段,我还是一直在选修一些有意思的课程,对我来说这也起到了调剂、解压的作用。虽然这些事情看起来和自己的专业不相关,而且这些课程的成绩也不会纳入保研综测,但是也正是这些相对“不功利”的事情,帮助我缓解了紧张的专业学习和保研抉择带来的焦虑感;回过头来看,也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,我渐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面,渐渐成为一个更加丰富而全面的人。
公益菌:师兄在保研的过程中有没有独特的解压方式?
从我个人来说,保研实际上是对学术理想的追求。真正到了开始保研的时候,我好像也没那么焦虑了。经过三年的努力和沉淀,一切似乎都已经是顺其自然的结果。
对于解压方式,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方面。其一,心态上,既然过程已经很丰富了,所以结果其实或好或坏都可以接受,毕竟自己已经在很多方面收获颇多。其二,行动上,选修一些有意思的课程,做一些有意思的项目,还有学工,都能转移注意力,缓解焦虑。其三,对未来的憧憬,我会去经常逛一逛,心仪导师(也是我最终选择的直博导师)的个人主页,主页中课题组的合照会让我产生憧憬,继而激励自己不断向前。
“不驰于空想,不骛于虚声。”不内卷、不内耗、不自欺自负、不自怨自艾,守住自己的步伐,忠于自己的热爱。在专注于学习科研的同时,陈嘉喆始终不忘追求生活的真谛,不断探索人生中更多的可能性。
往期 ·回顾
策划 | 张作宾辅导员工作室
采访 | 高源
整理 | 王晓莉 李佳怡
封面 | 郑耀祖
排版 | 郑耀祖